“技进乎道”——浅议学书之法

发布时间:2016-09-08
来源:包头市地税局 白江澎

     自幼喜欢书法,多年的书法练习和创作实践使我对“技进乎道”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悟,说来与大家分享。

      中国的书法艺术,几千年来之所以能传之久远,有一个重要因素,就是其基本技法体系的传承。这些技法包括笔法、结字、章法、墨法等,而笔法历来被视为这些技法的核心,至于结字、章法、墨法则次之。元代赵孟頫“书法以用笔为上,而结构亦须用功,盖结字因时相传,用笔千古不易”之说,可谓典型之论。这些技法经过历代书家书写实践,逐步被发现并传承下来。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物就是书圣王羲之。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中承上启下的“集大成”者。项穆在《书法雅言》里说,王羲之的字“穷变化,集大成,致中和”。宋黄庭坚所谓“右军笔法如孟子道性善,庄周谈自然,纵说横说无不如意”,元赵孟頫所谓“总百家之功,极众体之妙”。当代饶宗颐先生对王羲之书法技法的评论,也许更便于举例理解。他说:“王羲之的书法,在结字上,不取绝对的方,或绝对的圆,而讲究方圆兼备,在用笔上,不急于全部藏锋,亦不故意全部用笔外拓,而纯任自然的藏锋或露锋,就是整幅的书法结构也讲究上下左右的相互辉映,不一定完全平平正正,也不一定完全求险求奇,自然而然地表达出一种美感。故此,王羲之被认为是书圣。”比较历史上著名书家的字迹,也正是他们笔墨技法特别是笔法上的意构,成了区别各自风格最为本质的特征。技法对于书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历史上,许多书家探求笔法、苦练书法的故事也不胜枚举。由此可见,想要练好书法,必须在娴熟掌握技法方面下过硬过细的功夫。

   任何艺术,都要通过某种形式进行表达,书法技法虽直接作用于书法形式,但书法想表达的最高境界却不在于技法,完善的技法也不是书家的最高追求。书法艺术前进的最大动力,多来源于书家对形式倾向性的超越。实现这种超越,仅靠技法还远远不够,还需要形而上的认知,这就是书法所追求的“道”。关于“道”,从老子的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到庄子的“夫道,有情有信,无为无形。可传而不可受,可得而不可见。自本自根,未有天地,自古以固存”。再到清人刘熙载的“艺者,道之形也”的论述,无不体现了古人从哲学到艺术等领域中对道的重视与向往。书法之“道”亦然如此。人常说,“字,要好看,还要耐看”。这体现了人们对字的形式美与内涵美的审美标准的习惯认识。书法作品真正存在值得耐看的原因也应该是形而上的,是有格调的,是能打动人心的“道”。从传统审美角度看,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书法的“道”,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所体现出的书写者的学养性情以至崇高追求。所以,清代学者刘熙载在《艺概·书概》中有“书,如也。如其学、如其才、如其志。总之曰如其人而已”之说。古人认为的最高境界的书法美,是那种如孙过庭《书谱》中所说“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”、如唐太宗所说“冲和之气”、如萧散文雅、如天人合一、如中和之美、如正大气象等等的人文的精神外化。显然,对于书家,离开“道”,仅靠技法的运用,是绝对不能实现这种崇高追求的。我们熟悉的历史上的大书法家,都不是专攻技巧而写字的人。王羲之、颜真卿、苏东坡等人都是历史上的名臣、国之栋梁,他们自身思想情操高尚,富有学养,一生都在为国家为百姓忙碌,政绩文采卓然。历史上诸如此类许多大书法家的事迹,也正契合唐人张怀瓘的“论人才能,先文而后墨”,明代董其昌的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之意。由此,历史指向了一种书法学习观,以通向所谓“无为而为”、“无意于佳乃佳”的更自然的境界,这种书法学习观应该是“技进乎道”。对于这些书法家,熟练掌握书法的技法已经不是容易的事了,但是与他们的“道”相比又相对于简单。任何书家,只有上升到“道”的高度,才能实现书法要体现的理想境界、实现独与天地之精神往来。

  概括而言,学习书法,要领悟“技进乎道”。“技”是对书法特有的技法体系的学习。“道”是对书法艺术以至更高层次的人文社会、哲学规律的认识和把握。“技”和“道”是学习书法的两个重要方面,“技”乃“道”的基础与手段,“道”则是“技”的追求目标。二者相互作用,不可偏废,而且还需要在书法的融通中并举。这包括书法内部的融通,如对不同字体、不同派别手摹心追、勤学苦练。还包括书法与其他各种艺术表现方式、表现方法和内在规律的融通,以及与自然社会的融通,以获得通感和启发。

 

 

 

  • 附件下载:
相关链接